6月2日,“孔雀仙子”杨丽萍的爱徒同性结婚,引发一波话题;
6月5日,一条抖音视频曝光杨丽萍为鲜花主题火锅店站台。火锅店装修风格色彩绚烂而浓郁,满满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的杨丽萍妆容精致,白衣飘飘,纤纤玉指依然留着标志性的长指甲,整个状态看上去温柔而妩媚,根本不像年过60的女人。
热气腾腾的火锅令人馋涎,就连多年坚持不吃米饭的杨丽萍也忍不住夹了一筷子,一边手抚鲜花一边感叹:“谁说吃火锅不能有鲜花相伴?”
难得见到仙仙的杨丽萍老师这么人间烟火的一面,很多网友忍不住围观评论“太美啦”。但没想到的是,目前被赞到第一,却是一条非常刺耳对女性充满恶意的评论,很多网友表示看着不舒适。这条评论自然引爆了话题,很快上了微博热搜。
评论来自名叫“龙宝宝女装”的网友,看头像是位女性,评论原文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岁,你的容颜难道还能保护30岁样子,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语句有些欠斟酌,但观点很明确,大致意思有两层。一是认为女人没有孩子,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二是女人过了30岁,再美再优秀也是老了。
看来这位女网友应该是生了孩子的,并且还没到30岁高龄,所以自认为比起那些没有生过孩子,且已过30岁的女人来,自己卖卖女装,活得格外成功,自然有资格鄙视失败的她们。在这位女网友看来,生孩子和保持年轻才是女人的第一要务,其它如事业如追求如理想之类,不过是人生可有可无的选项。
年的女人,心里还满怀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即使不到30岁生理上还算年轻,但内心的腐朽和愚昧一眼看穿,根本就是回到了男尊女卑的大清王朝。
忍不住想问这位女网友,谁给你的自信说,生孩子就是女性的成功,不生就是失败?谁说女人一辈子都必须保持容颜如少女?连男人都知道,慢慢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可抵挡,身为女人又何苦如此*舌为难女人?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说过:
“我不与男人为敌,我与歧视女性的制度为敌。这种制度评判男性是以事业才智品德,而评判女性是以美貌。但是归根结底,这种制度是男人塑造的。可是偏偏有很多女性比男人还追捧,好像活不成男人心里的样子自己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最可悲的是女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谋。”
的确,现实中在性别歧视这件事上,有些女人比男人更跑偏。一方面深受性别歧视之伤害,一方面又不自觉做着性别歧视的同谋,对同情刻薄而恶*。
很多网友都看过杨丽萍那出神入化的孔雀舞,惊艳唯美,带来大家视觉的享受,简直就是孔雀仙子的化身。舞蹈对身材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据说,为了保持身材和美丽,杨丽萍坚持多年不吃米饭,甚至选择不生小孩儿。
几十年里,杨丽萍一直沉浸在舞蹈的曼妙世界里,为了挚爱的舞蹈事业,做出了平常女人难以做到的牺牲和放弃。这份对事业的专注和孜孜以求,理应值得人们钦佩和尊重,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她那样,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热爱的事业。
有人把生儿育女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有人把事业作为终生的追求,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守着儿女一大家子吵吵闹闹热气腾腾,我独自安闲悠然自得日子如诗如画,没有谁比谁成功,谁比谁失败。
每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以怎样的方式过一生,只要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努力活成自己最美的样子就好,外人都没资格指责和评判,给予支持才是最大的尊重。
另外再看看“龙宝宝女装”说的容颜年轻这件事。稍有生活常识都明白,没有人可以永远保持年轻容颜,即使坐拥财富如*王,不也是该老也得老,该去也得去吗?
自媒体上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比如“71岁老太穿泳装,宛若17岁少女”、“某影星年过50,脸上满满胶原蛋白,少女感爆棚”之类,如果你信以为真,只能说你智商的确堪忧。
社会的畸形审美,没有谁能为女人挡枪。女性的年龄焦虑,一点点落实到容颜、身材、皱纹、赘肉、下垂……等等外在的不堪,然后被商家别有用心地包装、贩卖,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掏女人的腰包。
要命的是,很多曾经都是珍珠的少女,为人妻为人母后,也自认为成了“浑浊的鱼眼珠子”,潜意识里自己就把自己踩到了泥土里。女人老去,不只是在男人眼里是错,在女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眼里,都觉得不可饶恕。
所以,女人宁愿忍受“瘦身+医美”的肉体折磨,不惜浪费“时间+金钱”的代价,绞尽脑汁“扮嫩”,以迎合全社会“幼齿情结”的审美格调。今天,满大街晃悠着因过度打针而僵硬变形的网红脸,不知道应该说是社会对女性“年龄指责”的苛刻,还是女人不敢老不承认老的脆弱和悲哀。
这个社会对女人很苛责,庆幸的是有很多优秀的女性,已经练就了强大的内心。在她们看来,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比留住青春美貌更有趣,更值得自己付出。婚姻不是全部,男人孩子也不是,为自己而活才是。岁月可以老去,但女人可以优雅、年轻态地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面对记者“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提问,杨丽萍的回答值得和所有的女性朋友分享: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