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代史那种特殊的环境中,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文物,被掠夺或是被文物贩子卖到了国外。这些遗留在海外的珍宝,至今都很难返回我们的祖国,不免让人感到痛心疾首。
如果说,被外国列强的爪牙们掠夺走的宝物难以回国,是由于外族造成的,只能怪当时的民族太过软弱无力。但那些经过我们自己民族的人,流转而出的文物就真的是很可惜,这种人无法原谅。
要说上个世纪最为出名的文物商人,那一定是卢芹斋,此人不仅仅经手过许多的文物,更是经手过许多堪称国宝的上等佳品,就比如“飒露紫”名画。
作为画马的名画,这幅画的艺术收藏价值堪称是举世无双,然而这么一副珍宝却也在上个世纪被卢芹斋转手流出海外,至今未能回国,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卢芹斋此举我们却并不好过于评价,因为他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但是他有一件荒唐事却是“没得洗”。究竟是怎么样的荒唐事,使得卢芹斋颇受争议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复杂的多面商人
作为有名的文物贩子,又被称之为“文物大盗”,卢芹斋的早年过得其实并不顺利,早年的卢芹斋由于家贫,早早地就成为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小杂役,以此来补贴家用。
卢家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是那种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抗灾害能力差。只要有一点天灾人祸,便会让全家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很难自救。
果不其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夺去了卢芹斋的家人,自此他便开始了独自浪迹天涯的旅程。因为自己还只是个小屁孩,需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卢芹斋只得选择到当地富绅张静远家中的杂役。
他以此来混口饭吃,只不过卢芹斋的这个决定,不单单为他争取到了混饭吃的机会,更是令他在这段时间内接触到了文物古玩,为自己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也许就是命中注定有缘吧,在知道了古玩之后,卢芹斋开始对古董上了瘾,他不单单只是看古玩,更是学会了如何鉴赏古玩,判定古玩的价值。
很快,张静远就发现了自己家中有这么一个小伙子,为了求证卢芹斋的能力,张静远故意选择了带有刁难性质的考核,却没有想到他完成得非常出色。
这让张静远如获珍宝,从此卢芹斋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发掘出了卢芹斋的张静远,更是觉得自己发掘出了一颗钻石,一颗璀璨夺目的大钻石。
他认为以卢芹斋的本领,很快就能在古玩这个领域,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也算是行善积德吧,哪怕日后卢芹斋真的发达了,也会记得自己这份栽培之情。
就这样打定主意的张静远,开始把卢芹斋当成学徒来培养,也因此在年那一年,他带着卢芹斋去法国走了一趟,将自己在法国那边的生意全部交给了他。
卢芹斋矛盾的所作所为
不难看出,张静远是真真正正地想要为卢芹斋好的,将卢芹斋带到法国,就是希望他能在未知的环境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他自己在法国的生意,就是留给卢芹斋的最后一笔宝藏了。也许,卢芹斋感受到了自己师傅的一番苦心,并且很快就靠着师傅的资金和自己的本事,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按理说到这里为止,卢芹斋的故事都算是励志的正面教材,可是在这之后,卢芹斋居然开始倒卖国内堪称国宝的文物,将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流出海外,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罪人行为。
到这里,卢芹斋即将完成反转成为反面典型,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发生,因为就像开头所说,卢芹斋是个亦正亦邪之人,他也知道民族大义。
对于有能力出国学习的中华儿女,只要是上门求助于他的,他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尽全力让这些留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尽管卢芹斋长时间身处海外,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完全不顾国内。
对于国内的反帝反封抗争,卢芹斋都有在背后默默地尽自己的力,为他们提供金钱以及后援的保障,出于这几点考虑,卢芹斋的一生可以说是令人极难评价。
既不能说他是罪人,也不能说他是民族伟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矛盾的事业之外,卢芹斋还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私生活,也正由此,卢芹斋的一生饱为其他人所诟病。
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
其实,早在卢芹斋跟师傅一起在法国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当地与一位名叫奥尔佳的女性,有着暧昧的关系。说起来,这位名叫奥尔佳的女子也算是一个可怜的人。
在她年轻的时候,遭遇与卢芹斋极其类似,也是从杂役做起一步一步拼命挣扎着求生。但是那个年代,一个宛如浮萍一般柔弱的女子,又怎么会不被心怀叵测之人所盯上呢!
男主人垂涎于奥尔佳的美貌,威逼利诱之下奥尔佳成为了他的情人,还在19岁那年,她为男主人生下了一个私生女玛丽。俗话说得好,纸包不住火,这种畸形的关系很快就被女主人察觉。
女主人出于愤怒,自然会把奥尔佳赶出去。只不过这个男主人还算是有点良心,知道是自己害了奥尔佳,于是对奥尔佳多有资质,帮助奥尔佳站稳脚跟生活了下去。
好巧不巧,奥尔佳和卢芹斋之间,因为住得近就有了见面的机会,两人在长久地相处中培养出了情愫。可是,此时此刻,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热恋中的两人面前。
那就是奥尔佳的一切都是男主人给的,要是此时此刻奥尔佳嫁人的话,她就会失去男主人对她的经济支持,这对于奥尔佳日后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不是奥尔佳愿意看到的。
于是,她选择了和卢芹斋商量对策,经过多次商讨,二人最终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让卢芹斋迎娶奥尔佳的女儿玛丽。此计不可谓不妙,但也不可谓不缺德!
年,卢芹斋就与玛丽成了婚,那一年卢芹斋三十岁,而玛丽则年方二八,二人的年龄差距不可谓不大。然而,当时社会风气如此好,这种情况也算是常见情况。
这只不过是双方的瞒天过海之计而已,虽然明面上玛丽是家中的女主人,但真实情况却是奥尔佳说了算,平时也一直都是奥尔佳,在费尽心力打理家中事宜。
就这么着,三个人之间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暧昧的关系。这一切也令卢芹斋在私德方面的名声,变得败坏不堪,如果说卢芹斋在民族大义上,还有着自己的良心和原则的话。
那么,他的私德可以说是烂到了心里,也正由此,卢芹斋晚年常常会回忆自己的一生,自己在民族大义上可以说是功过具有,自己也算是民族的罪人。
不过,他毕竟保护好了所有流落海外的文物,也能算得上是问心无愧,唯独在奥尔佳母女的身上,卢芹斋常常会在晚年感到自责不已,可悲可叹。
对于卢芹斋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