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会纪要
TUhjnbcbe - 2022/6/22 14:44:00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23/4331581.html

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主办,复旦大医院承办的"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会"于年12月18日上午以线上和线下(上海)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发生率较高,耳廓形态表现各异,可伴发听力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亦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国际上亦缺乏标准化的耳廓畸形分类指南。

本次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自年12月起,为期2年,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发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复旦大医院专家团队共同组成多中心研究核心组,全国共50医院、医院参与,拟收集50,名新生儿耳廓相关数据及临床资料。

旨在通过新生儿耳廓外形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分析,明确:

1

耳廊畸形的不同表型及发病率,为耳廓畸形分类分型分度指南的制定提供依据;

2

探究发生耳廓畸形的危险因素,为耳廓畸形重点筛查人群的确立提供依据;

3

耳廓畸形的耳模矫正与自愈情況的前瞻性对照性研究,为不同类型耳廓畸形的治疗时机及积极度提供依据。

本次启动会为闭门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出席会议的有复旦大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张天宇教授、傅窈窈主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刘江勤教授、胡雪峰主任,复医院新生儿科汪吉梅主任,医院刘桂芬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教研室罗剑锋教授,来自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魏均民社长、房玉新主任、金昕博士及全国各参与单位的余名产科、耳鼻喉科、新生儿科、整形科专家线上参会。

开幕式由金昕博士(左一)主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社长(左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房玉新主任(左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耳科学组组长李华伟教授(左四)、流调项目牵头人张天宇教授(左五)分别致辞。

启动会开幕式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金昕博士主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魏均民编审首先致辞,魏社长充分肯定和感谢“耳畸形专家组”前期全面细致的筹备工作,对项目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研,获得第一手的临床资料和数据,才能为后续制定耳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魏社长希望该项目能像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一样硕果累累,为此项目专家组要组织好全国流调队伍,设计好流调方案,处理好流调数据,总结好流调资料,顺利完成此次大规模临床流调工作。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编辑部房玉新主任在致辞中对专家组成员和张天宇教授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流调项目的人员构成(包括耳鼻喉科专家、整形科专家、妇幼专家以及流行病学专家的多学科团队)以及梯队设置(从经验丰富的顾问专家到才华横溢的青年骨干联络员)表示高度赞赏和认同,认为多学科合作是本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基石。房主任希望后续要将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发表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和《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等国内创办的期刊上。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组长、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李华伟教授线上致辞,认为全国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值得国家重大专项或者是卫健委重大专项支持的项目。李教授对中华医学杂志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对复旦大医院以及张天宇教授团队的信任表示由衷感谢,并预祝此次启动会圆满成功,项目最终成果丰硕。开幕式最后由耳廓畸形流调项目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主任张天宇教授致辞。张教授首先热烈欢迎线上和线下积极参与此次流行病学调查,锐意进取的各位同道。该项目从筹备到正式启动历时2年有余,在耳鼻喉科专家、整形外科专家、妇幼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华医学杂志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以及各位专家顾问的关心支持下,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项目牵头人首次负责大规模、长时间的大数据收集和处理,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张教授坚信通过前期的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后期的密切配合、分层把控、一定能合作共赢,收获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耳廓畸形患儿。

张天宇教授(左一)介绍并请流调项目专家组顾问致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倪鑫院长(左二)、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张如鸿教授(左三)、中国医医院章庆国教授(左四)。

接下来张天宇教授热情洋溢地介绍专家组顾问成员并请他们致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倪鑫院长、复旦大医院李华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张如鸿教授、中国医医院章庆国教授,四位顾问热情发言,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对项目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工作的开展。随后张天宇教授介绍了专家组的几位副组长:中国医医院陈晓巍教授、医院齐向东教授、首都医科医院赵守琴教授、昆明医院王继华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罗仁忠教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刘江勤教授以及复旦大医院傅窈窈主任(兼秘书),七位副组长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在发言中积极建言献策,对如何落实好项目后期的实施不仅全力支持、积极参与,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开幕式顺利结束。

张天宇教授(左)介绍流调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医院陈晓巍教授(右边第一排左一)、医院齐向东教授(右边第一排左二)、首都医科医院赵守琴教授(右边第一排左三)、昆明医院王继华教授(右边第二排左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罗仁忠教授(右边第二排左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刘江勤教授(右边第二排左三)、复旦医院傅窈窈主任(右边第二排左四)。

开幕式结束后首先有张天宇教授详细介绍“耳廓畸形分类分型与分度系统研究与进展”,包括耳廓畸形概述、新的分类分型与分度系统的详细介绍、耳模“矫形”与“整形”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完整地提出了本次流调的基础和依据。

傅窈窈主任从为什么要开展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研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具体实施路径以及预期成果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先天性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研项目的内容和概况。作为项目特聘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教研室副教授罗剑锋主任介绍了先天性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研的统计学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调研目的和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的代表和样本量、对照研究的设计、流调项目软件的介绍等,为项目的总体质控保驾护航。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胡雪峰主任介绍了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筛查方法,包括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筛查的背景、医院的筛查经验,医院的宝贵经验。

会议现场还播放了流调APP操作视频,该软件是为全国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查专门研制开发的包括多层级质控和多种介入端口的APP,为大样本、大数据的分层级质控和储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流调项目聘请了十四位临床专家担任联络员,负责质量监督和沟通联络,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流调项目联络员:安徽医院余崇仙主任(右边第一排左一)、医院汪美群主任(右边第一排左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王小亚主任(右边第一排左三)、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刘海兵主任(右边第一排左四)、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田慧琴主任(右边第一排左五)、福建医院肖恒主任(右边第二排左一)、医院钟贞主任(右边第二排左二)、医院廖大红主任(右边第二排左三)、医院宋伟主任(右边第二排左四)、医院董钏主任、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刘睿清主任、医院杨燕燕主任、医院李晓娜主医院刘晖主任,分别负责相关区域流调项目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张天宇教授在闭幕总结致辞中对《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复旦大医院的支持,对多学科顾问专家的支持,对参与此项目的线上线下同道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此次流调项目,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廓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