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TUhjnbcbe - 2022/6/18 15:36:00

上睑下垂

病因、诊断、治疗

在上周晨会上,发现大家对上睑下垂的诊断和治疗还没有全面深度的认识,我想还是有必要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上睑下垂这一疾病的基础知识。

平视状态下,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1—2mm为正常间裂高度。如果遮盖2mm或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4mm即可诊断为上睑下垂。因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因素导致的提上睑肌或Muller肌功能减退或消失是上睑下垂产生的原因。

上睑下垂的分裂方式很多,按照Beard的的方法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后天性上睑下垂和假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

1.上直肌功能正常-单纯型上睑下垂;2.上睑提肌功能异常;.小睑裂综合征;3.联动性上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

后天性上睑下垂

1.神经源性;2.肌源性;3.外伤性;4.机械性。

假性上睑下垂

1.无眼症2.小眼畸形3.眼球痨(眼球破坏最后阶段的临床命名,即眼球萎缩或者钙化)。当然根据手术方法分类也很重要,分为生理性上睑下垂和机械性上睑下垂。生理性上睑下垂又分为先天性和外伤性。

提上睑肌功能的评估,常用方法有:Berke法和眼睑-角膜缘距离测量法(MLD)

Berke法

检查者用手压着患者眉毛以排除额肌的影响,患者向上看向下看,此时上睑缘移动的距离,即为提上睑肌肌力。如果患者是上睑松弛的单眼皮,因为松弛的皮肤会遮挡上睑缘,所以测量时压住眉毛,同时用设计器形成双眼皮,以露出睑缘再进行测量。(图)白人的肌力是15-18m(Putterman,),韩国人的肌力正常值是14-16(Parketal.),中国人一般是肌力小于12mm即诊断为上睑下垂。

MLD法

排除额肌力量后,嘱患者向上看至极限,在6点钟方向测量上睑缘至角膜下缘的距离。白种人MLD正常值为9mm(Putterman,)。

上睑下垂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Muller’s肌前徙术;提肌复合体折叠术;提及缩短术;CFS联合提肌缩短术;额肌瓣转移术,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如果有矫枉过正的话,注意角膜的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