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可咋整
TUhjnbcbe - 2022/6/18 15:32:00

单位大福利,体检送健康!老刘,40岁了,企业高管,他对健康尤其重视,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每周2次游泳,多年都是都是单位老帅哥,迷妹跟着一大堆,他自称:一身腱子肉,健康又长寿。

老刘一大早欢天喜地去门诊抽血、做彩超、做胸部CT。3天后体检报告到了老刘手里,老差点没晕过去,因为体检报告上写着:右肺小结节,建议穿刺活检。老刘纳闷了,我生活习惯良好,从不招惹啥,这倒霉事咋就惹上我了呢?事儿来了,可该咋办呐?我的车子啊,九成新;我的房子啊,八成新;我的媳妇啊,七成新......人世百态,尽收眼底。老刘认为:肺结节=肺癌=毁了我的后半生。

事实上,随着CT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这些小结节具有不同的大小、形态、密度,或单发、或多发,CT报告上肺结节的诊断对患者而言是相当恐慌的,在很多患者的认知里,跟老刘是一样的狭隘观念:肺结节就意味着肺癌。越来越多的患者携带着胸部片子来到专科门诊,希望得到相对明确的处理措施。但是大部分的患者得到的答案都是:随访。多久随访呢?答曰:2个月到1年不等。这一措施是对医生而言是相对稳妥的,但对于患者呢?他们往往陷入了“结节稳定-等待-再次复查”的循环中。这种循环本身带来的恐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一次复查对他们而言仿佛是又一次的宣判。毕竟文献报道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在0.5%~3.5%[1]。大家都知道早诊断、早治疗,但更重要的是早康复,因此给普及这方面知识尤其重要,归纳如下:

1.定义: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影像学,也就是我们平时体检发现结节的工具,临床最常见的是影像工具是CT、磁共振、彩超,当然检查肺部主要做前两者。在医学上,“结节”是一种对形态的描述。通常,肺内看起来像圆形且直径小于30毫米的病灶都称为“结节”。影像就是通过先进的检查技术(比如CT、磁共振、彩超)将体内的不同性质的器官形成一个影子,构成一副图片,图片内含有人体的内部信息,这样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就可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好比人面对太阳将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一样,不过这个影子的内部密度、信号、回声不同,这样影子的特点就显得很有层次感。按照CT图像上结节密度的不同,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之所有叫实性是因为他的密度跟软组织(比如胸壁上的肌肉)相像。磨玻璃样结节,当然了实性成分少,模糊半透明的影,就像磨玻璃一样(图1右图为磨玻璃)。病灶直径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称为大结节,小于10毫米的称为小结节,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图1:左图为磨玻璃结节,你看到了结节吗?红圈所示)。

图1:磨玻璃样结节和磨玻璃

2.病因:

原因众多,可能为炎症、先天性疾病和肿瘤。炎性疾病就是局部可能因细菌、真菌、病*、灰尘等感染引起,也可以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炎症吸收以后就可能遗留一些类似于皮肤瘢痕的肺纤维条索、肺结节等。先天性疾病如血管畸形,被CT扫描到病变的横断面也表现结节样影。第三类是肿瘤性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看来,发现结节可不代表就是恶性肿瘤,划等号是很贸然冲动的,所有体检发现肺结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以排除恶性病变发生可能。所有一旦发现肺结节并非一定需要手术切除。在切除的肺结节中,必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除已经穿刺活检证实的恶性肿瘤外,什么情况下我们能够有相对多的信心鼓励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呢?这需要充分评估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及转移风险。

3.如何划分:

国内专家依据结节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制定处理或随访策略,并由中华医学会牵头讨论并发布了国内专家共识:对于实性肺结节的处理,≤8mm者,进一步根据结节大小、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决定后续随访时间,对于≤4mm的低危患者,可选择性随访;而18mm的患者则需根据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手术风险、PET-CT代谢等决定是否需介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部分实性肺结节,≤8mm者,建议在3、12、24个月进行CT复查,无变化者转为常规年度检查;8mm者,建议3个月影像随访,若结节持续存在,建议PET/CT、介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对于磨玻璃样病变,≤5mm者,建议进一步适当评估;5mm者,每年胸部CT随访,如直径10mm,需考虑介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4.哪些是高危因素:

对于符合以上的结节诊断标准,那么从中塞查发现高危险的因素,尽早发现恶性病变,并一举消灭,这才是体检的真正目的,因此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学术界公认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的临床因素:年龄、吸烟史、既往肿瘤病史、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同时包括影像学特征: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表现为高代谢等。所有在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情况,随访和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5、哪些是影像的良性特征:

那影像上哪些表现能让你缓解你的恐慌,避免陷入多余的随访?归纳文献如下:

(1)对于直径4mm的实性肺结节或者磨玻璃样病变,不建议进行常规随访,或者建议1年或更长间歇的随访;

(2)对于含有脂肪或钙化的肺结节,需考虑到错构瘤或肉芽肿等良性病变;

(3)冠状位或矢状位阅片有助于区分瘢痕、肺内淋巴结与肺结节。所以对于过小的或者存在明显良性征象的肺结节,应当在适当的时机确定地告诉患者这个结节不是问题,以缓解患者的恐慌。

6、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高科技临床技术,它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前者是在血管内进行微创介入操作,后者通过细针穿刺或人体正常腔道而进行的微创介入操作。对于小结节样病变最常用的就是穿刺活检、消融术、粒子植入术,这两种方法都属于非血管介入治疗,下面咱们一一学习。

武器1:穿刺活检就是在现代影像学(CT、MR或超声)的引导下,将一根细针刺入病变内,并获得病变里面的组织成分,进而进行化验了解里面的组织成分。所有,这就像我们要知道地下有没有宝藏,考古专家使用洛阳铲取得深处的土壤,根据夯土的性质和表现来大概判断下面是否有古墓。所以当结节较大,或随访中结节增大,或者磨玻璃样结节实性成分增多,或者是存在上诉高危因素最后定性为高危结节,就需要进行介入穿刺活检,以进一步除外恶性病变。医院韩新巍主任,焦德超教授在肺小结节的不开刀微创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免费咨询喔!插播小广告(图2)。

图2:CT引导下肺部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就是取样化验啦

武器2:消融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介入微创技术。对于已经确诊恶性肺结节不愿外科切除或因各种原因(严重心肺功能差,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能外科手术,可以采用消融术。那什么是消融术?消融术的主要工作是由一根很细的消融刀完成的,其实叫消融针更准确。这个针通过穿刺的方法直接刺入肺内的结节内,针的后端接上电源,针的头端就会产热,热量高达度,这样热就把这种肿瘤给瞬间烧死了。这就是热消融,就像一个电烙铁。针头也可产生低温,温度低至-°,这样肿瘤就可以被冻死了。(图3)

图3:一根毫米级的穿刺刺入肺部的肿瘤,这根针,也叫“刀”,就可以能量,能量就可以将肿瘤消灭。作为把针拔掉,皮肤上小口1天就看不到了,这就是申请的微创介入治疗。

武器3:粒子植入术的全程叫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一颗粒子大小5mm长,直径0.8mm,是一个极小的微型放射源。可别小瞧这个微型放射源,它能够持续释放伽马射线,不管吃饭与睡觉,进而将肿瘤细胞的DNA链破坏,肿瘤细胞死亡。而且它能够将破裂就集中17mm以内,周围正常肺完全没有任何损伤,是不是很想废旧大楼的"定向爆破"。

7.预防措施:

年世界注明杂志发表的研究报道指出,我国男性吸烟率为49.6%,女性为3.0%,如果此状况不能改变,我国死于肺癌的人数会继续增加。

8.后记:

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在肺结节筛查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内也有医疗-企业在联合研发这样的智能分析工具,而且未来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将人为诊断的水平尽可能同质化,进而降低误诊率。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形态复杂肺结节及早期肺小结节(直径<10mm)以现有的技术通常难以辨别,人工智能将成为评估肺结节新的选择。用大数据时代的人工智能代替影像诊断来识别肺结节,通过机器辅助医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生超负荷工作量,更重要的是降低漏误诊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8(4):-.

2.拓蓓瑜,杨卫卫.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临床误诊误治,,32(2):99-.

3.AberleDR,AdamsAM,BergCD,etal.Redecuedlung-cancermortalitywithlow-dose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可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