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蜞,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古今中外,历史各个朝代的人都“看脸”,这不仅仅指的是大家对于美的追求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对于美好的事务最具象化的追求,毕竟审美之心人皆有之。《三国志》中有记载过这样一段故事。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刘邦的俊朗,甚至还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邦。那之后的刘邦大有作为,夺得天下,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由此可见,这个“看脸”的世界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一方面,但是人们对一些猎奇事物的好奇心也是与生俱来的,尤其对一些长相较为奇特的人更是激发出了的奇怪探索欲。这里的长相奇特并不是特指相貌丑陋的意思。举个例子,郭山甫就曾觉得朱元璋长相奇特,因此认为这样的一张脸是贵相,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希望他日后功成名就不要忘记了自己。最终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郭山甫的女儿被封为宁妃,郭家也因此成为了皇亲国戚,这样的奇特长相,换言之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福相”。这不,我们本次故事的主人公也长了一张与生俱来的“福相”脸,印度一男孩五官酷似大象,还被人们视为神灵转世,父母见他也要跪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貌奇特或许不一定会是一件坏事,只不过放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以及舆论环境下,这些人常常会遭受到歧视与谩骂,大众会对这些人避而远之,因为这些奇特之人符合社会环境主导下大家对丑的定义。但是,也不全是这样的。在印度旁遮普省的一个小男孩,名叫普兰舒,因为他的长相形似大象,当地人都认为他是“象头神”的转世,所以,不少当地印度人看到普兰舒,都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跪拜,大家都将他供奉为当地的神灵。就连他的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象头神”的转世,他们都会跟着一同跪拜。
这件事虽然荒唐,但是“象头神”在印度的地位,那可是相当之高。“象头神”是印度神话故事中代表着智慧、财富、命运的神灵,也是破除障碍之神,是成功与祥瑞的象征。因为其形象是象头人身,所以就被大家尊称为“象头神”。同时,“象头神”也是印度教的教派符号,其信众也是十分广泛,在全球范围内都广受其影响。在印度佛教中被称为自在天、欢喜天,意为守护与独立。在泰国佛教中又被称为“象头神财天”,是财富的象征。在日本佛教中,“象头神”又被视为夫妻婚姻生活幸福圆满之神,也有财富之神的美称。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印度有近八成的公民信仰印度佛教,如此庞大的信教基数,印度也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所到之处都有神庙,有人的地方就有印度教徒。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下,普兰舒是幸运的,相较于国内会遭受异样的眼光和歧视,他却能够成为“象头神”转世,得到的更多是人们的崇敬与爱戴。其实,这些长相奇特的人,大多是因为父母的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畸形,也有可能是在母亲肚子中没能受到很好的保护。最终导致他们成了我们口中的长相奇特的人。
先天畸形对于一个人是不幸的,甚至对于一个家庭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由于面貌与大众有所出入,他难免会遭受到流言蜚语的攻击,以及无数鄙夷目光的凝视。但万幸的是,由于印度人及其父母都愿意将普兰舒视作是“象头神”转世,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畸形儿,这样做很好的保护了普兰舒的自尊心。尽管普兰舒也知道自己与其他孩子是如此的不同,但却没有因此受到歧视而感到自卑,他依然是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这无疑是一个温柔又善良的成长环境。
结语
相关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畸形胎儿的数量相当庞大,约占活产儿数量的3%,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万的婴儿出生就有缺陷。因为先天的不足,他们的生活可谓举步维艰。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只有改变社会上对于畸形的歧视以及认知,才能真正让这些先天残疾的人能够得到正常人因有的待遇以及认同感。他们长相奇特,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真正有错的,其实是那些歧视他们、贬低他们的所谓正常人。奇特的相貌也只不过是一种别样的“福相”罢了,我们都有审美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要尊重所有的事物,美丑与否,我们都没有资格去贬低他的存在。
参考文献:
《诗经》
《三国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