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种植,也需要修剪整枝。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小果型品种以双蔓整枝最多(大果型以三蔓整枝最多)。双蔓管理方便,可以密植一些;三距由于蔓多、叶片多,花也多,因此选留瓜的机会也多,也能长大瓜。不论几条蔓,北方地区一般是一株一瓜。如果瓜秧好、气候适宜,也有再多一个瓜的。整枝时,要及时将主、副蔓以外的侧蔓、副侧蔓(俗叫疯权)去掉,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瓜坐牢后,由于生长中心逐渐由茎菱先端转到瓜上,再长出的盛画侧也可以不去掉。
压蔓有明压与暗压之分。沙土地更适宜暗压。暗压又有满压(闷刀)与花压(花刀)之别。满压即除顶端留一段外,把茎菱分次全部压入土中;花压是刀与刀之间留2~3个叶不压。不论哪种压法,瓜钮前后1~2个叶不压,并把这一小段茎蔓弓起来,离地1寸多。压蔓一般进行4~5次。每隔4~6节压一刀。瓜坐牢后,压与不压即无关紧要了。压蔓时间最好在午后,这时茎蔓柔软不易折断。
压蔓的方法是:先在压蔓处松土、整平后,右手拿瓜铲侧立插入土中,再向右压;左手将瓜蔓理顺放入沟内(结合压刀,去掉疯权),秧尖留4~5寸长,抽出瓜铲,把沟土挤紧压实。开沟时,应是前浅后深,便于顺沟将瓜蔓压住,而使先端徽向上翘。压蔓后,若剩下的蔓较长,又不够压一刀,可用士块临时压一下。压得浅深、轻重和部位,主要决定于植株的长势,秧旺可压深、压重一些,反之压浅、压轻一些。瓜农的经验是:“瓜前一刀要压得很,瓜后一刀要压得紧”。这样可以控制茎蔓顶端生长,有利于养分往果实中运转。明压,也叫压明刀、压土坷垃。一般在地下水位较高、粘性上地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压法应用不多。
坐瓜与人工投粉:坐瓜部位距根部太近,瓜个小,皮厚容易出现畸形;太远,由于植株生长开始减弱,气温也高了,瓜成块,品质差,常会出现头大尾小的瓜。北京地区对小果型早熟品种,多在二刀外、三刀内,或三刀外,四刀内留瓜。准确地说,就是在主蔓上第二、三个雌花,副蔓上第一、一个雌花留瓜。开始可多留,待长到比鸡蛋大时,再选留一个子房肥大、形正、果中常而弯曲、色泽新鲜发亮的幼瓜。
在一般情况下,多是主蔓上第二三个雌花坐的瓜。如果主上的瓜没有坐住,就以副上的瓜代替。如果在第一个瓜充分长大后,瓜秧好,也可争取第二个瓜。第二个瓜坐住后,气候适宜,就可以生长成熟。但这个是个瓜的坐瓜部位要求不严格,只要坐瓜牢固,果形正常即可。单蔓整枝的,如果留瓜部位距根部太近,则因蔓短叶少,果实发育不良,故留部位远一些的幼瓜为宜。多蔓整枝、大果型晚熟的品种,雌花出现晚,目的又在于结大瓜,所以留瓜的部位也要远。
坐瓜期如遇不良气候,影响昆虫活动传播花粉,应做人工也要授粉。一般以上午7~10时授粉坐果率最高。天气好可提前反之晚一些。授粉时,要选大朵雄花给初开的雌花授粉,最好是一对一。雄花不够用时,一朵雄花可给二、三朵雌花授粉。授粉后,天气好,坐果率就高,反之就低,如遇暴风雨则无效。
授粉后,如天气不大好,或为了防止阴雨,最好给瓜胎戴上个小“子”,可用废旧纸裁成3×3寸以上的小块,也可就地采蓖麻叶等较大的植物叶片,卡在就近的叶柄上遮住瓜胎。同时,将坐瓜的一段茎蔓悬空离地面3寸以上,把前后的茎蔓分别压些土,以防风吹蔓滚磨伤瓜胎和雨水溅污瓜胎。
除人工授粉外,坐瓜率的高低与整枝、压蔓、施肥、灌水等管理措施也有关系。在开花坐瓜期要注意防止茎蔓徒长,如已现,可采取伤茎蔓顶端刺伤根茎、授粉后闷尖等方法,加以制,以促进坐瓜。
灌水与排水:西瓜植株虽然喜干燥、耐早,但耗水量又很大。西瓜植株根系发达,能为植株生长输送大量水分,但北方早瓜的生长期大部分处于雨水缺少的旱季,特别是沙质土壤跑墒快,水分蒸发量大,因此当植株伸蔓后,天气干早,就应当开始浇水,膨瓜期要多浇水,以防止造成果实“皮紧”老化,长不了大个开始浇水要开沟洇浇(可结合施肥),膨瓜期才可以大水漫灌但是,西瓜植株又最怕涝。
雨多,土壤的孔隙小,通气性差,根系的呼吸作用受阻,以致造成根系缺氧,最后导致死亡。有人观察,地面积水12小时,瓜根即产生木质化现象;若浸泡5天则根的皮层完全腐烂。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除注意选地势高而平坦的地块外,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防止地画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