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何说东汉桓帝扶持宦官势力,造成知识分子
TUhjnbcbe - 2024/10/27 16:32:00
白癜风能光疗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56470.html

东汉的历任皇帝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前三任皇帝都是十八岁以上继位外,其他都是幼年继位,有的甚至才几个月大,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五岁。因此东汉的政治就有一个十分畸形的形态,外戚、宦官轮流当一把手。外戚扶持幼年的皇帝继位,等到皇帝长大,想要扳倒强大的外戚势力又和宦官集团合作,外戚倒,宦官起。等到宦官势力膨胀到无法遏制,外戚势力又和士大夫们联合抨击宦官集团。这种互相伤害一直反复循环下去,祸害的也是汉朝的根本。党锢之祸说的就是东汉桓帝和灵帝时期士大夫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党锢之祸前后发生两次。汉桓帝延熹二年,汉桓帝利用宦官单超等势力清除了外戚大将军梁冀以及一众党羽,封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五人为侯,宦官势力几乎达到了可以垄断整个东汉王朝的地步。这些宦官权倾海内,一手遮天,残害百姓,祸乱朝政。

于是明智的朝中大臣和士大夫之中的有志之士就奋起抗议,这其中李膺在这些士大夫心目中作为打击宦官集团的代表人物声望最高。延熹九年,宦官一派牢修上书诬告李膺结交太学生、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议论朝廷,疑乱风俗。当时这些儒生知识分子们为了抨击黑暗的宦官统治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就好比现在的曝光连锁效应。汉桓帝也很忌讳这些人的舆论引导力,于是刘志借着这个由头下令全国搜博党人,捉拿李膺、陈实等两百余人,下狱拷打定罪。

这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第二年,在社会舆论和窦武等的请求下,汉桓帝下令将那些缉拿的党人赦归田里,但是规定他们终身禁锢不得做官。但是这次的迫害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分子们退缩,他们的斗争激情反而更加高昂。当李膺赦免放逐到乡里的时候,天下的士大夫们都歌颂他的高尚,贬低朝廷的污秽。这些人纷纷给自己或他人加上“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美名,左右天下舆论,抨击宦官集团。

后来桓帝死,灵帝继位,太后父亲窦武辅政,曾经被桓帝罢免的太尉陈蕃再度上任。陈蕃也是支持扼杀宦官势力的一派,他上任后,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第一次被党锢之祸禁锢的士大夫重新被起用。他和窦武谋划铲除宦官势力,革除宦官参政的传统。可惜事情泄密,宦官先下手为强杀害了年过八旬的陈蕃,诓骗小皇帝灵帝假传诏书令张奂误以为窦武造反,窦武被困自杀而亡。李膺等人又再次被贬禁锢终身,这次影响范围扩大,牵连人士也不仅仅是士大夫一派的贤人,很多官员也被罢官禁锢终身。那个被诓骗的张奂事后拒不受封,上书请求给窦武、陈蕃等人平反。结果宦官们给幼小的皇帝进谗言,最终张奂也被罢官禁锢终身。

宦官集团见窦武、陈蕃已死;李膺、杜密等已被贬;但是他们在社会上的声望还在。于是他们又再次向十几岁的灵帝进谗言诬告他们谋反。灵帝大兴牢狱,李膺、范滂等百余人皆死于狱中。这里面还有其他被栽赃陷害的、公报私仇的、牵连报复的,除了那一百多人外,其他被杀、禁锢、流放的也有六七百人。除此之外第二次党锢之祸还没结束,这次灵帝和宦官集团对清流士大夫一派的迫害十分惨重,祸及范围广,多家宗族亲戚被牵连。在杀了众多贤人(党人)之后,灵帝又下诏书所有党人(可以理解为士大夫一类)的门生或者是父子兄弟只要是在朝中任职的都罢官,禁锢终身。这也就等于直接迫害了所有的知识分子,这种毫无理性的作为必然招致东汉的灭亡。

党锢之祸其实表现出的是汉桓帝和灵帝时期政治的黑暗,从他们当政时期农民起义爆发的次数就可以看出,因为社会百姓不堪腐朽政府的黑暗统治,民变越来越多。不仅农民起义的次数在增加,规模也不断在扩大,灵帝时期的最大规模的民变黄巾军起义虽然没有推翻东汉王朝,但是也加速了东汉的灭亡。灵帝死后,少帝继位,外戚何进掌权,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又再次上演,这不过这次出现了一个编外的势力。

袁绍领兵冲入皇宫杀光宦官集团,为之前斗争失败被宦官杀害的何进报仇,东汉王朝灭亡的教训就是诸葛亮那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说东汉桓帝扶持宦官势力,造成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