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叔
来源/知否大叔(WXID:zhifoudashu)
如果这个世界有人把你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这个人一定是你的父母。
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1
昨天晚上刷到一个视频,看完后大叔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勺一勺喂46年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说这些话的这位的老太太,是河南省周口市柘城县的一位村民,今年76岁。
她的儿子因患病瘫痪,无法行走,吃喝拉撒全都需要在床上解决。
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都依靠老太太外出拾荒。
拾荒时,老太太就用三轮车拉着自己的儿子。
一照顾就是46年。
这46个春夏秋冬,老太太从未放弃。
因为买烧饼,这一幕被烧饼店老板发现后,偷偷地录了下来。
简单的交谈中,老太太近乎落泪,满怀伤感无处倾诉,让人心疼。
虽已76岁,但她不服老,儿子还需要自己的照顾。
但随着年龄渐长,自己又落了一身毛病。
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如果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瘫痪的儿子如何活下去。
“我实在是舍不得用老鼠药药死他…”,老太太带着哭腔说。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当一个女人以母亲的身份出现时,你永远无法想象她的能量到底有多强。
幸运的是,经曝光后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太太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我实在是舍不得用老鼠药药死他…”
76岁的她,觉得自己还行,还能坚持下去。
恍然间,大叔想起了5年前,发生在广东省的一起故意杀人案。
“凶手”是位83岁的老母亲,和这位老太太有着相似的命运。
不同的是,那位83岁的老母亲撑不下去了。
2
年10月,广东省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
死者是一名46岁男性,服用过量安眠药后窒息而死。
毒杀他的凶手,竟是83岁亲生母亲。
年10月26日,结合犯罪动机、人身危险性后,法院综合考量,作出判决:被告人王宛兰(83岁母亲)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4年,很快过去了。
年10月26日,缓刑到期,87岁的王宛兰,做好了入刑准备。
这时,广州越秀区法院传来消息:
王宛兰的原判三年有期徒刑不再执行,无罪释放。
故意杀人判决无罪释放,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无比震惊。
当了解到王宛兰与她儿子的一生后,大叔内心久久无法平复。
3
时间回溯到50年前。
育有一儿的王宛兰夫妇,希望孩子能有一个伴,所以决定生二胎。
一年后,小儿子出生了。
夫妻俩看着孩子胖嘟嘟的小脸蛋,满心欢喜,为他起名为李建恩。
这一年,王宛兰37岁。
丈夫考虑到她是高龄产妇,就向单位请了长假,专门在家照顾她。
眨眼间,李建恩1岁了。
王宛兰把儿子放在地上,教他说话走路。
“恩恩,快来妈妈这里。”
“恩恩,叫妈妈。”
李建恩哈喇子顺着嘴角不断往外流,对于妈妈的呼喊很是茫然。
他刚想走两步,结果“啪嗒”一下摔在地上了。
孩子的哭声在房间里响起,王宛兰急忙把儿子抱了起来,又是心疼又是焦急地想:
“大儿子1岁的时候能走还能喊妈妈,怎么到了小儿子这里,就不行了呢?”
丈夫安慰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的小儿子可能是发育迟缓,过两年就好了。
两年,又两年过去了…
5岁的李建恩,终于学会走路了。
只是他走的摇摇晃晃,几步路都要摔跤,说话也是“咿咿呜呜”,根本就听不清楚。
这下,夫妻俩再也没有办法自欺欺人了。
他们心里清楚,儿子出大问题了。
4
医院诊断室站满了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紧张。
随着一个个诊断书出来,有的家属松了口气,有的家属痛哭不止,王宛兰夫妇属于后者。
经医院诊断,李建恩大脑发育不良,患有唐氏综合症。
简单来说就是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伴有多发畸形。
当王宛兰听到医生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的手段”时,眼前一黑,感觉天都要塌了。
她不愿相信,抱着李建恩四处求医,医院看了个遍,得到的都是相同结果。
李建恩的智力只能停留在7岁,永远没有办法独立生活。
王宛兰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再求医。
“我的孩子,我只要他能平安快乐就行。”
既然治不好,她就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
永远无忧无虑,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
5
王宛兰和丈夫白天要上班,就请了保姆照顾儿子。
9岁大的李建恩,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保姆嫌脏嫌累,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保姆不愿意干也是人之常情。
理解和心疼并不冲突,王宛兰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她为更好地照顾儿子,决定提前退休。
47岁那年,王宛兰回到家中,专门照料李建恩的生活。
穿衣洗脸,煮粥熬药,大小事都是王宛兰亲力亲为,就这样,李建恩长到了19岁。
这一年,李建恩不但学会了说话,还能够自己吃饭上厕所了,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王宛兰夫妇激动到落泪,觉得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了。
随着时间流逝,王宛兰62岁了,小儿子也25岁了。
新的担忧,出现了。
“如果等她和丈夫老了或者不在了,小儿子该如何是好?”
她和丈夫决定,为儿子找一个媳妇。
可是,这种情况的李建恩,又有什么能力娶媳妇呢?
即便王宛兰夫妇拿出了所有积蓄当彩礼,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王宛兰能够理解。
将心比心,如果她有一个女儿,大概也不会同意女儿嫁给一个连自理都困难的男人。
她长长叹了口气,为儿子的未来感到茫然。
还没等王宛兰想好办法,现实就给了她沉重一击。
6
年,王宛兰和往常一样叫小儿子起床。
当她进入房间后,发现小儿子不仅下不来床,就连说话也不伶俐了。
他躺在床上疼得直打哼,因为病痛,就连吃饭也变得费力起来。
一夜之间,多年的努力全部归零。
王宛兰崩溃大哭,想不明白上天为何如此对待她,对待她的孩子。
好在丈夫退休了,两人能够轮流照顾儿子,也不至于照顾不过来。
可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年,王宛兰的丈夫与世长辞。
一边是丧夫之痛,一边是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儿子,王宛兰的身心都痛苦到了极点。
有人多次劝王宛兰,不如把儿子送进福利院。
王宛兰专门跑到福利院,看了一圈后摇了摇头。
就连保姆都受不了儿子的这种状态,更何况是一对多的护工?
她咽下了所有的苦,决定一个人照顾小儿子。
这一照顾,又是好多年。
7
人生能有多少个年头?
又有多少时间,能为自己而活
83岁的王宛兰,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花在了一个心智不全儿子身上。
这一年,她被查出了心脏病。
王宛兰晕倒前的那一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倒下了,建恩以后该怎么活啊!”
被抢救过来的王宛兰,医院的病床上,看着白色墙壁呆呆出神。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到了这个地步,这个老母亲满脑子还是小儿子的去处。
是她把小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让他承受了诸多痛苦。
如果她离开了,小儿子又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形成。
她要给小儿子找一个去处。
8
王宛兰听说安眠药吃多了,是会吃死人的。
她决定用这种办法,杀死自己的小儿子。
年,王宛兰以睡眠障碍为由,医院开安眠药。
拿回来的安眠药,都被她装在了一个旧钙片瓶子里。
攒了70片后,王宛兰找出一张纸,写下亲笔信:
“我儿李建恩生于年,从此走上了一条痛苦的人生道路,46年来,受尽疾病的折磨和苦痛。
作为母亲的我,心力交瘁,看他生不如死,我实在不忍心,只好用安眠药带他离开苦海人生。
如果我不幸去世,这封信证明,一切都是我自己做的,与他人无关。”
写完信,王宛兰去了李建恩的房间,将60多粒安眠药给小儿子服下。
李建恩尝到了苦味,哼唧了几声。
王宛兰跟往常没有什么差别地哄他:
“恩恩乖,吃完药就不苦就不痛了。”
没过多久,李建恩就睡了过去。
看着儿子的睡容,王宛兰心里竟是出奇地平静。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9
李建恩去世后,王宛兰去了派出所自首。
面对警察的询问,她不断重复一句话:
“这是我一个人的决定,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亲朋好友知道王宛兰这么多年是如何过来的,但凡她有一点办法,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80多岁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本该有人照顾,但她还要同自己的家人照顾小儿子。
46年,整整46年啊,她已经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
最终,法院当庭宣判:
王宛兰故意杀人罪名成立,但其悲可悯,其情可宥,判3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执行。
年10月26日,按照法院宣判,到了王宛兰被执行刑期的时候了。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87岁的王宛兰将走向监狱。
这时,广州越秀区法院传来消息:
王宛兰的原判三年有期徒刑不再执行,无罪释放。
这个结果是王宛兰没有想到的,在亲手杀死儿子的那一刻,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0
司法是正义的,也是有温度的。
所有人都感到欣慰,王宛兰的人生,终于迎来最后一点平静与安乐。
王宛兰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
“这是自卑压抑的46年,是精神遭受创伤的46年。
大半辈子都花在一个智障儿子身上,我想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母爱。”
83岁的王宛兰坚持不住,倒下了。
76岁的河南周口老太太还在坚持,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现在只能坚持下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就算全世界放弃你,你的父母也不会,除非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经常听到很多年轻人说自己很累想要躺平,可你往外看一看,这世界谁不辛苦谁不累?
很多人,比我们更努力,更能吃苦。
但是,上天不开眼,让他们厄运连连。
尼采曾说过一句话: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
那是一条极为黝黑漫长的路,也是一条极为阴冷看不到边际的路。
只要你始终对生活抱有热忱之心,只要你拼尽全力,我相信,路的尽头,一定会有光洒下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现下拥有的一切,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共勉。
参考资料: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83岁老母杀子获缓刑,检方认为——因爱杀子,与恶性暴力犯罪有区别
*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