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校举办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 [复制链接]

1#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我校举办“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


8月3日至12日,我校物理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成功举办了2012年“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


根据组委会的推荐,2012 年度“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由王晓钢教授和万宝年研究员担任共同主席,刘万东教授任当地组委会主席,其主题为“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及“托卡马克宏观物理过程”。暑期学校在自由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的实际及单位与导师推荐情况,按分配计划遴选了130人作为正式学员。学员来自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东华大学等17所高校。


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师生合影


8月4日上午,暑期学校在东区第五教学楼开学,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主持开学典礼。北京大学王晓钢教授、中国科大俞昌旋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王龙研究员分别致辞,对暑期学校提出了要求与希望。万宝年、董家齐研究员分别代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和西南物理研究院介绍了国内两大托卡马克装置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课堂


暑期学校组织邀请了著名学者王龙、王晓钢、万宝年、秦宏等担任授课教员,分别就托卡马克物理基础、托卡马克宏观物理过程、托卡马克的平衡及平衡反演程序、托卡马克宏观不稳定性及控制、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约束和输运的流体图像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在授课及答疑环节之外,暑期学校安排了与课程相关的若干开放性思考题,组织学员分组调研思考。通过答辩、相互质疑、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开展研讨式、启发式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教员准备报告


2012“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开放式研讨会


期间,组委会还专门安排了学员自由组织的学术讨论会,组织学员参观 EAST 托卡马克装置及我校部分实验室。8月11日下午,刘万东教授主持了简洁的结业仪式,万宝年研究员和秦宏教授向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伍兴权等20余位学员发表了即席感言。大家表示,这次暑期学校准备充分、安排合理、教学形式活泼,在“把等离子体物理的根扎在中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是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由我国已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蔡诗东院士倡议并组织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在中国推进和发展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培养聚变与等离子体科学研究人才,实现“把等离子体物理的根扎在中国”的理想。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暑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1985年,由项志遴教授领衔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了首期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包括陈骝、刘全生、*敬立、谢中立、朱祖凯等旅美华人科学家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亲自授课,近百名学员参与学习。此后,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在北京、大连、青岛等地不定期地举办了多次,对我国等离子体物理人才的快速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受国内基础研究低潮的影响而中断。


为了发展我国的受控热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事业,支持 ITER 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及国内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力培养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中国等离子体物理界的迫切任务。在相关研究所和高校的支持下,经海内外专家反复讨论,决定从2007年起恢复举办“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决定暑期学校每年举办一届,主题将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内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的需求,从基础到前沿,以四年为周期进行长期规划。2008年,我校成功承办了新模式下的第一期暑期学校,为暑期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今年,新一轮的暑期学校按例重回我校举办。


(物理学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