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浏阳事尽在"微浏阳"
前些天,早上9:30,大通时代广场一家摄影机构里,一个场景感动了很多人:一位眼睛残疾的男子穿着笔挺的西装,旁边坐着一位身患侏儒症的女子,他们有说有笑,笑脸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丁伟聪
除了身份证照、残疾照,这辈子都还没有拍过照片。
周雨青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也能够穿上婚纱,站在闪光灯下。
可是拍完后,男子忽然哭了,他说,“因为我看不到陪伴我一生的妻子穿上婚纱最美的样子。”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一起来听听他们暖暖的故事吧
这位男子名叫丁伟聪,今年60岁,家住城东新村,因先天性白内障,视力一级残疾,几乎无法看见这个世界。
女子名叫周雨青,今年46岁,因先天性侏儒症导致腿部畸形,身材矮小,只一米左右。
他的眼睛看不见,她的身体残疾,结婚17年来,她便是他的眼,他便是她的依靠。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他们相互扶持关爱,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丁伟聪介绍,其实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完全看不见。“我是先天性白内障,小时候就视力不好,但是家里穷,也没钱治,视力才越来越模糊,到25岁,就看不到一点光亮了。”然而,丁伟聪没有气馁,为了生存,医院收垃圾赚钱。眼睛看不见,全凭双手触摸,久而久之,丁伟聪练就了“一摸便知”的本领。
在医院收垃圾收了十几年,也是在这里与周雨青相识了。医院照顾生病的弟弟,一次偶然的聊天,充满善意且温柔的丁伟聪让周雨青心动了,而周雨青的热情开朗,也给丁伟聪留下了深刻印象。
之后,丁伟聪常常约周雨青出来散心,她为他引路,告诉他外面风景的美,他陪她聊天,给她快乐。年底,两人结婚了。“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接触多了,便产生了好感,心里也一下子有了依靠。”周雨青感慨,她的脸上满是笑容。
夫妻拍婚纱照欣喜的像小孩
前几天,两人在城东社区的帮助下,由摄影师拍摄了一组迟到了17年的婚纱照。周雨青穿着洁白的婚纱,丁伟聪穿着笔挺的西装,两人相互凝视,展露笑容……周雨青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跟老伴描述,两人欣喜的像个小孩。可是,拍摄到最后,丁伟聪哭了,他抽泣着说“因为看不到携手一生的妻子穿上婚纱最美丽的样子”。
依偎扶持默契感人
“慢点儿,要下台阶了。”拍完照,两人手牵着手一起回家。一有台阶、障碍物,周雨青就会轻声提醒,有时候只要轻轻一拉,丁伟聪也知道要绕开障碍物。两人相互依偎扶持,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逐渐达成了默契。又是台阶,周雨青提醒一声,丁伟聪随即停顿一步,然后抬脚,落地,顺阶而下。这样一套动作,完成得熟稔而又从容,根本看不出他是盲人。
他们住5楼,房子不大,只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桌子、床、厨具……比正常人家要矮很多,看得出都是为了配合周雨青的高度。
两人没有孩子,由于丁伟聪不能视物,生活的重担都落到了周雨青的身上。家里被周雨青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周雨青眼里,丁伟聪虽然看不见,但却是一个“小事能干,大事也能干”的人,做家务、提水上楼,甚至维修水电都不成问题,即使过程是磕磕绊绊的。
“老伴有一次为了让我能够得着洗手台,到楼下搬上来一块水泥块,不小心把头撞得鲜血直流,但他一个字也不说。”周雨青说这些时,丁伟聪在旁边推搡一下老伴,“别说了,又不是什么特别的事。”
夫妻俩将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早上5:30,周雨青便起床搞卫生,社区保洁这份工作,不仅能给她打发时间,还能补贴一点家用。清扫完回家,吃好早餐,夫妻俩就手拉手去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做手工,赚一些家用钱,到傍晚5点回家。他们努力着想要融入这个城市,努力着让自己活得精彩。
“他们两口子心态好,人又实在勤快,每次看到他们都是手拉着手、乐呵呵的,这感情多好!”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丁伟聪夫妻感情好,尤其佩服他们的是身残志不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得又好又快,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
见习记者:潘思荣
摄影记者:彭红霞
婚纱照来源:艾木薇视觉
责编:陈乔安
编审:熊玮高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