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与大叔的故事,并不完全像《这个杀手不太冷》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样单纯美妙,但另一部影片《洛丽塔》中,对这段跨龄之恋更多的诠释是伦理、不羁、谴责,与不由自主的沉迷。
影片《洛丽塔》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已翻拍多个版本。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的年版剧情片,主演为杰瑞米·艾恩斯、多米尼克·斯万。
杰瑞米·艾恩斯是一位杰出的男演员,对影片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往往将人物角色塑造得深刻、形象。年,杰瑞米在影剧《故园风雨后》中展露头角,同年出演《法国中尉的女人》进入好莱坞,并凭借该片获得了多项奖项的提名。年,凭借《命运的逆转》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此后出演众多影片,皆成就斐然。
相对于影片男主杰瑞米·艾恩斯,女主多米尼克·斯万就像个新人了,因为她在参与《洛丽塔》的拍摄之时,年仅14岁,然而这并不代表她演技拙劣,相反,在《洛丽塔》中,她凭自己的精湛演技,将少女的清纯与美展现到了极致,兼具着清纯与邪恶特质的她从此一炮而红。这里有个小插曲,《洛丽塔》的原定女主并不是多米尼克·斯万,而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女主娜塔莉·波特曼,年,《洛丽塔》邀请娜塔莉·波特曼出演时,她拒绝了,而是选择出演舞台剧《安妮日记》,这便阴差阳错地成就了一个美丽的意外。多米尼克·斯万与娜塔莉·波特曼之间孰优孰劣我们不论,我们能看到的是,多米尼克·斯万给了观众心中的洛丽塔。
《洛丽塔》在我国又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典故倒是十分有趣,原诗出自苏轼,没有名字,全诗一共四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原诗用来讽刺80岁的张先娶了一位18岁的姑娘为妾。白色的梨花意指老人,红色的海棠则是代表了充满活力的少女形象,一个“压”字巧妙地表达出二者能够保持微妙的平衡是屈于某种胁迫与不对等的情感付出。如此翻译的影片名,也恰恰与故事情节与感情主旨相呼应。
大学的法文教授亨伯特偶然间在夏洛特(洛丽塔母亲)的院子里邂逅了浑身浇得半湿的洛丽塔,女孩的清纯活力、放肆不羁很快吸引住了他。女孩曼妙的身姿与春日里的花草相得映衬,灵动娇媚,很难使观者有色欲的想法,而是更容易唤起观者内心深处一往而深的纯情绵绵的懵懂爱恋。相对于年的电影拍摄技术来说,洛丽塔的拍摄中规中矩却并不平平无奇,制作组更多地将心思蕴藏在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中,其中许多画面的动作展现、角度选择都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美感,像浓醇美酒内含无穷韵味,待人细细品尝。
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感较强,大小时间跨度的安排都较为合理,不至于太过流水或者死扣细节。亨伯特假借父女关系带洛丽塔漫游是一个跨度较大的时间线,此间的剧情发展也生猛迅速,故事情节直达高潮——洛丽塔在亨伯特强烈的攻势下,沦为了继父亨伯特的情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服装设计,极其恰当地贴合了人物形象,在生活中衣着这一细节中完美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像洛丽塔这一清纯与不羁并存的少女形象,服装沿袭了暴露、紧身、怪诞这一特色。而相对内敛成熟的大叔亨伯特,则常常是西装领带,一派正经,任凭外人如何揣测也无法想象到他心中常驻一个温柔且猥亵的梦魇。
单一的情感付出与一昧的委曲求全换不来双方都情真意切,洛丽塔对于亨伯特的感情纠葛永远只限于新鲜、猎奇,终有消磨殆尽的时刻。洛丽塔厌倦了亨伯特,在亨伯特与洛丽塔第二次穿越美国的旅行中,与色情剧作家奎尔蒂远走高飞。
再见亨伯特,是三年后。窘迫的洛丽塔向亨伯特写信求援,亨伯特急匆匆地赶来,却发现洛丽塔已为人妻并怀有身孕,像她当初的母亲一样苍白、臃肿、混俗,用亨伯特的话说,她以前是一个妖女,现在却像一片枯叶。
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遭遇这样的情感问题,女人的芳华美貌不可永驻,鲜明的性格特点会在家庭琐碎里被藏匿消磨,用以维持爱情新鲜感的距离会因为相熟与同居而殆尽,我们无法使时间冻结,难道爱意真的不可维持吗?
亨伯特的答案是:“我看着她,看了又看,我知道,就像我知道我必死无疑那样清楚,我是如此的爱她,胜过我所能看到的所能想象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不是好评如潮也不是清一色的差评抨击,《洛丽塔》是一部争议较大的老电影,但无疑值得一看,观影之后,相信每一位观众心中对此都会有自己的批判和褒扬。
“Lolita,lightofmylife,fireofmyloins.Mysin,mysoul.Lo-lee-ta.”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