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通河的双胞胎小姐妹鑫鑫和晴晴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当两个人被确诊为脑瘫以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那一刻,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12日,符合救助条件的小姐医院接受了“跟腱延长术”的手术治疗。
脑瘫孪生姐妹
被“留”在姑姑家
年,孪生小姐妹由于早产,出生时只有三斤二两。此后,小姐妹发育缓慢,8个多月时还都坐不稳,家里人以为她们太胖了,没有太多在意。
3岁多时,小姐妹可以正常和家人交流,可是不会走路,妈妈带着她们来到了石家庄的姥姥家,医院检查,小姐妹被确诊为脑瘫以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年10月的一天,她们的妈妈带着孩子来我家串门,说要去逛街买衣服,离开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说到小姐妹的经历,姑姑朱女士的泪水不断滚落下来。听着姑姑的讲述,小姐妹伤心地哭了起来。看到姑姑流泪,小姐妹又互相搀扶、点着脚尖取来纸巾,争着为姑姑擦干眼泪,口中还不停地说:“姑姑不哭,姑姑不哭……”
小姐妹的到来
让姑姑家骤增压力
朱女士家住通河县,有兄妹五人,她排行老二,小姐妹的爸爸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小姐妹出生不久,朱女士的弟弟就到外地打工,生活十分艰辛。“我们家的生活本不是很富裕,她们刚来到我家时,我儿子正在上中专。我和爱人每月只有多元的收入,交了儿子的学费后只够平时吃饭的。鑫鑫和晴晴来到我家,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我们的身上。由于收入少,我一天都不敢休息,每天六点半就出门干活,五点半才下班,有时累得就想躺在地上歇一歇。”回忆起当初生活的艰辛,朱女士感慨万千。
“她俩起初不会走路,她们的姑父上班很累,但每天下班后,还要为每个人进行一个多小时的康复锻炼。”小姐妹的大娘说:“她们的姑父特别疼爱鑫鑫和晴晴,小姐妹经常生病,两个人一发烧就要花掉夫妻俩一个月的收入。可是为改善两人的伙食,姑父只买2个包子,小姐妹每人一个,他们的儿子就眼巴巴地在旁边看着。”
虽然小姐妹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可是小姐妹特别懂事,每每看到姑姑、姑父下班疲惫地回到家中,她们立即化身“开心果”,一边讲学校的趣事,一边为他们按摩,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亲戚邻里帮扶
助小姐妹成长
知道朱女士家的拮据情况,她的兄弟姐妹只要到朱女士家串门,就会买来大米、白面,还要为小姐妹买来衣服、日常用品。朱女士说:“我爱人是街道清扫工人,很多临街的商家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他们都将包装商品用的纸箱和报纸留给我爱人,让他拿到废品回收店卖掉。他们常对我爱人说‘你快拿着吧,我们没啥用’。我们知道这些好心的邻居都是在帮助我们。”
邻居张岩是一位医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鑫鑫和晴晴的病情,此后他经常来看望小姐妹,并指导朱女士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康复治疗。今年5月,张岩来到哈尔滨出差,意外医院在“六一”儿童节大型义诊活动,有为贫困患儿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义诊当日,医院,将小姐妹的情况向医生进行了描述,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得知小姐妹均符合救助条件后,张岩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朱女士。几天后,朱女士带着小姐妹医院。经过细致的检查,医院的救助条件后,启动畸形救助项目流程。12日,医生为小姐妹进行手术治疗。
接受“跟腱延长术”
她们能参加体育运动
医院小儿骨科赵宁主任表示,小姐妹原来不能自己行走,走路像跳芭蕾舞似的。妹妹相对较重,走路颤颤巍巍地只能用脚尖,还总摔倒。医生为小姐妹实施了“跟腱延长术”,手术很成功。再经过四周至六周的石膏固定,她们走路的步态将得到改变,走路更稳当了,自理能力也会变强,并可以适当参加慢跑、单杠、双杠等体育运动了。
“我们要加油!以后还要参加运动会,长大了照顾姑姑。”小姐妹不断地相互打气。听到孩子的话,朱女士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我这是激动的泪水,她们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