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每次看到先心病儿童无法治愈时绝望的眼神,她都眼含热泪;
医者匠心,为让更多的家庭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她在胎儿先心病超声检查领域深耕二十年;
医者专注,作为编写委员会组长,她同各位专家组成员一起,夙夜匪懈、精益求精,《中国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指南》终于面世;
医者无私,她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播出去,培训数千名胎儿先心病检查医生。
她医院名誉副院长、胎儿先心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董凤群教授。
工作前移守护好胎儿的心脏
董凤群教授曾经是一位小儿先心病医生,因其娴熟的技术,很多患者慕名前来,这也让她见证了太多的“无法治愈”。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她遇到一个特殊的病例,也正是这个病例的出现,让她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前移”,开始从事胎儿先心病诊断工作。
青春年少的高中生,本该是最阳光烂漫的模样,奔跑在校园的操场,习作在教室的课桌,可他却不幸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他带着自己一堆厚厚的病例找到了董凤群教授,当时正值以色列专家到河北进行学术交流,她清晰地记得,学生自己用英语对国外专家哀求的那句话:“请你救救我,我想活下去。”国外专家神情忧伤地说:“孩子,对不起,你的病太复杂了,我救不了你……”在场的所有医生都难掩悲伤。这件事就像石头般重重压在董教授的心里。
“等死”桎梏着每一个患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却无法根治的家庭。基于董教授在小儿心脏领域的专业与卓越,外国专家向董凤群提议,建议她转向胎儿心脏的检查,这样就可以及早为先心病患儿进行早干预,早治疗,让孩子和家庭都免受痛苦。外国专家的话让董教授重新审视了问题,她觉得既然有的先心病不可治,那么完全可以规避这些痛苦的生活,这不是阻止生命的诞生,而是让生命更加有意义。
在当时,国内胎儿心脏超声领域刚刚起步,没有可参考的教科书和成熟的经验,董凤群和她的团队凭借对医学饱有执着的信念,和对每一个小生命的尊重,他们在胎儿心脏超声领域走出一片“希望的田野”。
近年来,为给阳性胎儿的后续诊疗留出充足时间,减少对孕妇的伤害,董教授和她的团队将胎儿先心病诊断再次前移,开展“NT+先心病早筛”项目。该项目针对高危人群,对孕12W-13W+6d胎儿进行NT+早孕期心脏重大结构畸形筛查,以便及早发现胎儿心脏重大异常,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最大程度减少孕妇生理心理上的伤害。
精益求精《中国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指南》问世
因为胎儿在腹中的体位不固定,加上孕妇腹壁脂肪层厚度等因素,增加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难度;胎儿的心脏只有杏仁或者核桃一样大小,要在如此小的心脏上确诊几十种病,更是难上加难。即便面临层层难题,董凤群教授和她的团队始终没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们努力探索,不断超越,使团队跻身于国内顶尖胎儿心脏病超声领域,许多天南海北的夫妇,都慕名前来,她被“准妈妈”们亲切地称为“胎心超人”。
为规范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让严重先心病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让可治疗的先心病胎儿得到正确指导而避免过度引产。年4月,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指南》正式发布。
董凤群教授因其专业的技术和大量的临床病例积累,担任编写委员会组长,她与1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一起夙夜匪懈、精益求精,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参考了国外相关指南、国内外相关专著及文献,广泛征求意见,历经数次讨论修改。该《指南》对检查流程进行规范,可作为广大超声医师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规范化指导,为超声医师的日常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该《指南》不仅有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指南性共识,还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不仅有清晰的超声图像,还附有精美的三维及平面示意图,并且还可通过手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