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手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先天畸形袖珍镜面人怀孕, [复制链接]

1#

“你怀孕了?不行,不行,你去南通,去上海,马上打掉。”

医院的医生,对前来问诊的患者苏晓琳如是说道。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可他们为何要求患者放弃腹中的胎儿,偏执地让她打掉孩子呢?

原来,苏晓琳天生患有残疾,她的身高只有厘米,脚掌一前一后,无法直立行走。

如果只是个头矮小,无法直立行走,是不会影响生产的。

然而,苏晓琳从刚出生时,她的肝脏脾胃肾就与常人相反,这类情况,也被称为“镜面人”。

苏晓琳是全国首例怀孕的先天畸形袖珍“镜面人”,此医院,都未曾给“镜面人”做过分娩手术,技术很不成熟。

可固执的苏晓琳坚决不肯堕掉腹中的胎儿,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时年26岁的苏晓琳义务在公益网站上做管理员,她经常开导那些同样身体残疾的人,教他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期间,苏晓琳认识了来自河北廊坊的杨海*。

杨海*比苏晓琳大八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以至于只能跛脚行走。

当杨海*得知苏晓琳的真实情况后,心里非常震撼,他没想到,苏晓琳的身体状况会如此严重。

杨海*被苏晓琳的身残志坚深深感动,尤其是苏晓琳那种乐观之感,总能让杨海*如沐春风。在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杨海*鼓起勇气,向苏晓琳表明了爱意。

年年初,苏晓琳与结识两三个月的杨海*,在启东老家成了婚。

婚后,夫妻二人在紫薇二村开了家店面,主营维修电脑、手机,有时还会做些广告。

随着生活步入了正轨,小两口终于可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半年以后,苏晓琳感到身体不适,吃什么吐什么,后来才知道,自己是怀孕了。

当她把消息告诉家人后,听到的不是祝福,而是震惊。

苏晓琳的妈妈张玉群得知消息后,一脸惊讶地对她说:“你能怀孕啊?”

传宗接代是家里的大事,张玉群怎么可能不想抱个外孙,但女儿的情况实在特殊,稍有不慎就可能一尸两命。

医院听听医生的建议,再做打算。

苏晓琳坦然地对医生说:“我怀孕了”,但医生的一番话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医生说:“怎么可能呢,你这样的人能怀孕?走走走,快走,越快越好,打掉。”

苏晓琳如实把这番话说给了妈妈听,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坚决把孩子生下来。

苏晓琳自小非常要强,她认为自己除了不能走,个子矮了些,其它的与常人无异。

既然别的女生能要孩子,自己为何不能。

何况,她也希望能孕育出与杨海*的爱情结晶。

张玉群一向尊重女儿的选择,她知道,自己是绝对拦不住女儿的倔脾气。

张玉群非常纠结,她既希望苏晓琳能有个孩子,好为她养老送终;却也担心女儿为此搭上性命。

对于张玉群来说,苏晓琳能够健康快乐的活着,她已经很知足了,不想再奢求更多。

那段时间,张玉群辗转反侧,晚上怎么也睡不着。

可睁开眼,就不由得去想究竟是支持还是劝阻女儿。

苏晓琳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她不忍心看见日渐苍老的母亲为自己提心吊胆。

于是,她决定遵循家人和医生的建议,把孩子打掉。

当苏晓琳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打麻药时,医生指着屏幕给苏晓琳说:“你看,有一个小黑点,这就是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成形。”

苏晓琳扭过头来,望向屏幕的那一侧,愧疚、挣扎、自责、痛苦,轮番涌上心头。

苏晓琳想的是,自己怎么那么残忍,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亲手给幼小的孩子判了死刑。

多年后苏晓琳回忆起那一幕,动情地说:“那种感觉真的,真的就觉得非常难过。”

堕胎后的那段日子,是苏晓琳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光。

此时,辗转反侧的人从母亲张玉群,换成了女儿苏晓琳。

苏晓琳时常在想,做了那么多检测,从没有一个数据告诉她,孩子的发育会压迫到她的肺部和心脏等身体器官,生了孩子,她一定会死。

经此一劫,苏晓琳对母亲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苏晓琳对自己说:“哪个女人不想当一次妈妈,我一定不让他的命换我的命,我一定要再把孩子生下来。”

杨海*虽然理解苏晓琳的心情,可他还是忍不住劝阻妻子,不要这么固执地想要孩子。

杨海*说:“你如果走了,我怎么办?”

苏晓琳则认为,自己这一生失去了太多太多。

刚出生,就失去了正常行走的权利,紧接着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次,她终于能自己把握。

一年后,苏晓琳再次怀孕了。

她难掩激动的心情,把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他们都知道苏晓琳的刚强,和第一次堕胎后的失落,那些反对她的人,都选择了支持。

苏医院,她铿锵的告诉医生:“我怀孕了”。

医生说:“你想要吗?”

当时还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苏晓琳也不敢确定答案。

可当检查结果出来,显示孩子的发育一切正常后,苏晓琳激动得泪流满面。

经历过失去的苏晓琳,这次更懂得珍惜。

苏晓琳多么渴望当一个妈妈,抚摸着孩子可爱的小脚丫和肉嘟嘟的小嘴巴,听着孩子一声声地呼唤“妈妈”,那是何等的幸福。

然而通往梦想的路,终究不是一帆风顺的。

苏晓琳是“镜面人”,这注定她要比平常的孕妇承受更多的痛苦。

伴着孩子的慢慢成长,苏晓琳吃不下,睡不着,经常是半夜在痛苦中醒来,而后又晕厥过去。

因为身体构造特殊,苏晓琳的孩子是斜着发育的,他的头部在左胸上方,脚则在胃的右侧。

苏晓琳的胃比平常人要小得多,大约只有两个指头那么宽。

她能感觉到孩子已经顶在自己的脖子上,每当苏晓琳吞咽食物,都会非常痛苦。

但是她又不能让孩子缺乏营养,苏晓琳只能强忍着剧痛一口一口地吃饭,而后又因为孕期反应吐出来,她再接着吃。

待到六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头骨竟然直接顶到了苏晓琳的肋骨上。

苏晓琳回忆道:“那种痛苦,哎呀,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眼看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医院让苏晓琳和家人犯了难。

为镜面人进行剖腹产手术,在全国的医疗行业都是空白状态,医院愿意冒这个风险。

苏晓琳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报道,医院的张主任为袖珍人接生的故事。

苏晓琳满怀希冀带着家人找到张主任,她说:“如果你不接手我,就没人要我了。”

医者父母心,张主任本着悬壶济世的精神,同意为苏晓琳进行生产手术。

怀孕至七个月左右,苏晓琳即将临盆。

苏晓琳的病房里,每天都挤满了医生。他们如实告诉苏晓琳,母子平安的可能性不足百分之十,很可能苏晓琳会死在手术台上。

苏晓琳当时没有恐惧和忧虑,而是想着能给世界留下什么。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死攸关的日子,苏晓琳满脸微笑说:“我想了想,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要不我把眼角膜捐出来吧。”

说着说着,苏晓琳笑得更欢畅,她继续说:“我就想,可别把眼角膜弄坏了,影响‘二次销售’。”

如此痛苦的经历,苏晓琳都能一笑而过,她的坚强足以见得。

在进行手术的那个上午,杨海*被医生拉着签了一份又一份的协议书,足足有10厘米厚。

医生让杨海*和张玉群,做好苏晓琳一去不返的准备。

张玉群痛苦到难以自拔,只得由大女儿搀扶着她去休息。

当时的苏晓琳已经不能再呼吸,如果再拖延,苏晓琳可能会当场离去。

杨海*只能故作坚强,签完一份又一份协议。

母子平安,皆大欢喜

“今天的太阳好美啊,我醒过来了。”这是苏晓琳分娩完后的第一反应。

原本她以为自己会在昏睡中离开人世,未曾料想竟然还能看见窗外的阳光。

更令她兴奋的是,孩子居然也平安地降生了。

医生抱着刚出世的小男婴来到苏晓琳的面前,苏晓琳看着这个只有3斤6两的小家伙,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身体构造特殊且先天患有残疾的苏晓琳,能够怀孕并且早产两个月余,还能顺利产子,这是何等的奇迹。

幸运的是,苏晓琳的孩子,并没有因为早产而出现先天性疾病,他也没有遗传父母的残疾。

孩子在家人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苏晓琳曾多次带着孩子参加过各大卫视的节目,也经常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和孩子相处的点滴。

如今,苏晓琳的孩子已经10岁了,他知道母亲孕育自己的不易,非常孝顺懂事,总是主动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妈妈。

孩子在家会帮母亲梳头洗脸,出门也会主动推着她。

苏晓琳的付出,终于有所收获。

“取之社会,报之社会”正是因为体会过绝望,苏晓琳更懂得分享希望。

身残志坚的苏晓琳,也想为社会的发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晓琳加入了苏州做件好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务服务热线的接线员。

她总是耐心的听取每一位来电人员的困难,并耐心的为他们答疑解惑。

刚入职不久,疫情就席卷了苏州。

年的一天夜里,苏晓琳和往常一样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的男人,在哽咽地哭泣着。

苏晓琳温柔的询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男子表示,自己刚来苏州打工,结果就遇上了疫情。而核酸证明又过了48小时的有效期。且行程码上带着星号、

他在苏州举目无亲,又没有宾馆愿意收留他,外面还下着大雨,他又冷又饿,实在不知该怎么办。

苏晓琳先是劝慰他要冷静一些,又向他阐述了苏州的防疫*策,她说:“我现在来帮你联系苏州市救助站,你现在就前往你所属的社区,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咱们一起联系,效率更高。”

就这样,无家可归的男子,被隔离酒店成功接收。

疫情期间,苏晓琳遇到过无数次这样的情况。电话那头的人,有抱怨有谩骂,可苏晓琳从来都是耐心劝导。

对待工作,苏晓琳一丝不苟,她总是挺直腰板。

在她看来,这是对电话那头的尊重,也可以让声音时刻保持热情和温暖。

与此同时,苏晓琳还是抗疫志愿者。

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戴上红袖箍,乘坐自己的“六轮车”前往社区门口,为居民测体温、做登记。

很多残疾人在她的感召下,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平日里的苏晓琳,也很热衷于公益。

她将自家店铺当作“基地”,成立了“三八红旗手苏晓琳工作室”,定期举办公益演讲活动,帮助那些残疾人走出阴影。

苏晓琳和她的团队定期举办“助梦行”公益活动,策划出“拥有一辆代步轮椅”、“补拍一组婚纱照”、“带你去看花海”、“圆梦微心愿”等暖心的公益项目。

苏晓琳也经常去校园演讲,以亲身经历敦促孩子们要奋发努力,珍惜当下,切勿入了歧途。

苏晓琳说:“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迷失自己,我很高兴自己能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盏导航灯。”

苏晓琳为了能感染更多人,她特地将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出版成了《为梦想插上翅膀》《追逐我的梦》自传体书籍,以期让大家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力量。

苏晓琳的乐观向上鼓舞了很多困境中的人,从生孩子,到做网站,再到成为“中国好人”、“肢残协会主席”,苏晓琳的每一步都走的扎扎实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